汽车芯片行业现状
全球市场:汽车芯片市场需求增长,2020年市场规模达380亿美元,预计2040年将达2000亿美元。欧美日主导市场,中国市场份额小但增长快。新能源汽车芯片搭载量多于传统燃油车,汽车功能需求增加推动芯片需求增长,市场集中度高,头部企业垄断。
产业链: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材料、制造设备和晶圆制造;中游涉及芯片制造;下游涵盖车载系统、仪表及整车制造。国外企业在关键环节占主导,国内企业数量相对较少。
我国情况:我国集成电路产量2022年首次下滑,进出口存在贸易逆差,但出口逐年增长。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增长,国产化空间大,发展历程分四个阶段,目前已形成完整产业链,但面临基础环节差距大、标准和验证体系不完善、缺乏车规产品验证机会、产业配套环节能力薄弱等问题。
汽车芯片定义及分类
汽车芯片用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和车载电子装置,分为计算与控制、信号与接口、功率半导体、存储、传感器芯片五类,各类芯片功能不同,在汽车中发挥着关键作用,如保障安全、提升性能、实现智能驾驶等。
国外汽车芯片准入政策
展开剩余85%认证标准:汽车芯片需符合AEC - Q系列、ISO/TS16949、ISO 26262等认证,确保可靠性、安全性和质量。AEC - Q系列涵盖集成电路、分立半导体等应力测试;ISO/TS16949规范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;ISO 26262关注汽车电子电气系统功能安全。
深圳现状及对策
行业现状:深圳集成电路设计领先,但制造、封装测试相对薄弱,产业分布不均衡,汽车芯片产业崛起但出口有待发展。部分区域在产业链各环节有不同表现,汽车芯片企业已具一定规模和竞争力。
免责声明:我们尊重知识产权、数据隐私,只做内容的收集、整理及分享,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,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,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,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,如对报告内容存疑,请与撰写、发布机构联系
发布于:广东省